首页 > 资料 > 专题 > 以往专题 > 2005年专题 > 中欧建交三十周年

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5-05-23 00:00

  2005年4月28日,“中国-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未来——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二届国际学术论坛。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联合举办。欧盟驻华大使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芬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国驻华大使或代办出席了研讨会。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管理办公室中方、欧方主任也应邀出席了研讨会。中央有关机构及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欧洲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及新闻记者约150人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黄平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驻华大使温鹍豪(Marc Ungeheuer)和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团长安博(Serge Abou)首先向大会致辞。

  李慎明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与30年前建交时相比,今天的中欧关系已经成熟。国际体系的和平转换给中欧关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良好的中欧关系又促进了全球的战略稳定和经济、科技的发展,这说明中欧关系与国际体系已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新时期。只要循着成功的历史经验继续努力,中国和欧洲就可以进一步发展强大,中欧关系也必将获得更多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

  温鹍豪大使认为,欧中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双方都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够实现双赢。目前,双方在包括工业、竞争、生态、知识产权、人权等多个领域展开的对话都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及对华武器贸易解禁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的谈判也有望尽快达成共识,当然还需要双方的继续努力。他还强调指出,作为轮值主席国,卢森堡希望能够为推进欧中关系的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安博大使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他认为,30年来,欧盟和中国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对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今的欧盟已拥有25个成员国,成为保证欧洲和平、稳定和繁荣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欧中正在致力于建设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仅对双方而言意义重大,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欧中双方在贸易、环境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如消灭贫困、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控制非法移民等方面的合作也将有助于世界沿着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

  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沈雁南主持了随后进行的会议讨论,中国外交部欧洲司马克卿副司长、商务部欧洲司孙永福司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研究员先后就“3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的主题做了发言。

  马克卿副司长在题为“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言中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中欧之间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当前,中欧关系处于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今天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双方倍加珍惜。中欧政治互信、经济互补、文化互通、民间互往,发展相互关系有着牢固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但另一方面,双方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分歧,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是摆在中欧双方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双方应认识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非权益之计,而是双方经过慎重权衡做出的正确选择;双方应增进相互了解,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看待对方;欧盟应正确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应重视对方的重大关切,积极妥善解决分歧。

  商务部欧洲司孙永福司长题为“抓住机遇,深挖潜力,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发言首先回顾了建交30年来中欧经贸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004年扩大后的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773亿美元,是中欧建交时的74倍,而中国目前已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2004年底,中国从欧盟累进引进技术19008项,合同金额809亿美元。欧盟在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19738家,实际投入金额425亿美元。近年来,中欧经贸合作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势头,双边贸易结构显著改善,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在 “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积极开拓欧盟市场,欧盟企业还积极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孙永福司长还着重指出,随着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一些贸易争端在所难免,要以平常心看待,加强磋商和对话。中欧经贸合作应以中欧建交30周年为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加强互补,做大做强,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